文/愁美人
{###_sumner/12/1951523250.jpg_###}
{###_sumner/12/1951523251.jpg_###}
在Joy Division(以下縮寫為JD)隨著主唱Ian Curtis的自殺而宣告結束,但剩下來的三人Bernard Sumner、Peter Hook和Stephen Morris的音樂生涯並沒有因此而結束。在JD時代結束以後幾個月,他們找來了Gillian Gilbert(Stephen Morris的妞)擔任樂團鍵盤手,重組New Order(以下縮寫為NO)。
其實在JD時期,Gillian Gilbert就曾因為Bernard Sumner手受傷而暫時頂上鍵盤兼吉他手的位置,意外地形成後來NO組成的伏筆。
毫無疑問,JD絕對是一個足以代表一個時代、一段歷史與影響多種音樂與樂團的偉大樂團,而且他們的影響力並不是在他們結束之後才產生,而是他們仍存在時就有了相當的影響力。
因此,在JD的成功與Ian Curtis偉大成就的巨大陰影之下,NO擺脫這個巨大包袱走的辛苦。他們首先要做的,就是將JD未完成的作品做一個END,於是他們的第一首單曲就這麼誕生了,Ceremony。
這是NO作品裡唯一由Ian Curtis作詞的單曲,由於Ian寫歌有個習慣,就是從不公開自己的歌詞內容,也因此即使JD曾在現場演出過這首歌,但卻沒有人知道到底Ian在唱什麼,為此樂團還特別到警局搬來語言分析機解讀這首歌的歌詞內容。另外B面歌In A Lonely Place則同樣是JD時期的作品。
而在這張單曲之後,NO推出了他們的首張專輯Movement,接下主唱位置的Bernard Sumner也同時負擔起寫詞的工作。然而不管是單曲Ceremony或是這張專輯,NO仍然還活在JD的陰影之下,甚至Bernard在專輯裡努力模仿Ian抑鬱的唱腔。這是一段過渡期,NO還在企圖找回過去的那段光輝歲月。其實Movement算是一件不俗的作品,只因為JD的Closer實在太過優秀,相形之下Movement顯得遜色了些。
在這張專輯之後到下一張專輯Power, Corruption and Lies誕生以前,這三年的時間內NO推出了五首單曲,這五首單曲和他們的第二章專輯,在大部份樂評眼裡所代表的,是他們逐漸擺脫了JD的陰影,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。
在Ian尚在世時,他曾對Bernard表示,「Kraftwerk」這個來自德國的電子樂團玩的Synth-pop將會是未來音樂的主流。當然Synth-pop也很有可能是JD的重要音樂材料,只可惜JD來不及做到。
NO在電音領域裡的探索表現在Power, Corruption and Lies這張專輯裡面,這是一張實驗性很強的作品,甚至對許多NO樂迷來說,這是NO所有作品裡面的一顆突兀的、畸形的瘤,如果沒有後來加收錄了單曲Blue Monday和The Beach的版本,他們甚至不想購買這張專輯。
Blue Monday是NO一首重要的作品,他成功開創了其他舞曲沒有的深度與實驗態度,而這張單曲更寫下12吋唱片(就是黑膠唱片)有史以來的最高銷售量。是的,你沒看錯,不僅只是NO所出過的黑膠唱片,是「所有」的黑膠唱片。
但這首歌在樂團裡面倒是很王仁甫,Bernard就曾痛斥:「I fucking hate Blue Monday.We've played it too much.It's not really a song.It was an experiment in technology.」儘管如此,這支單曲對於NO往後大部分的電子概念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這段時間的NO雖是逐漸擺脫JD的形象,但JD的精神卻仍然包圍著NO,NO仍像是個抑鬱的慘綠少年,而過度的實驗色彩讓大家對他們的印象只停留在這是一個電子樂團。NO完全擺脫掉JD的陰影、吸收了Kraftwerk的電子元素精華,一直到了他們的第三張專輯Low-Life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、創造出創Synth-Pop的美好盛世。
在這張專輯裡NO成功將JD時期的Post-Punk元素帶入電子音樂裡,加上他們自第一張專輯以來所欠缺的美好旋律,整張專輯裡一首舞曲也沒有,卻仍然能感受到電子樂的脈動。Low-Life是NO第一張將所有元素完美融合的作品,這張專輯具備了吸引廣大歌迷支持的條件:因為舞曲而認識他們的、因為電音而認識他們的、從搖滾時代就開始支持的,甚至是想要享受動聽流行元素的普通人,都會被Low-Life這張專輯所收服。
- Aug 24 Fri 2007 05:14
New Order樂團歷史之一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